法与公益
关于我们
法治社会
亲近自然
益闻联播
少年法学院
理论学习
案例分析
在线留言
法与公益
>>
少年法学院
>>
驻站作家
>>
查看详情
【抗疫随笔】可以“开窗”的封闭生活
2020-02-11 21:20:38
作者:李勇
抗御瘟疫,关爱生命。想到防疫和生命教育(
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
)。人
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。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;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。疫情面前,生活停摆,还需对未来生活抱有盼望。下面,我说一说自己打开
“
抗疫宅人
”
生活的五种方式。
1.临窗眺望,心情平稳,有定力
临危不乱,是很必要的。闷了,打开窗子,深吸几口新鲜空气。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来讲,很重要的。高血压、结节等病症都和情绪有关。情感的中和,心情平稳,有定力,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17
年前,闹
SARS
那阵,上海一所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校长对我说:我们的学生身体素质好,没有感染。所谓“身体素质好”,就是“野孩子”的自身免疫力比较强。
2.乐观向上的精神,有抗逆力
听说有的人会被癌症吓死,这种人是抗逆力很低的人。如果生活环境严峻,就是试验人心的好时机。我们不能盲目乐观,但还是要保有乐观向上的精神,在主观上不能消沉。
3.做一个计划,让生活有目标
如果一个运动员没有目标,就会随波追流,最终不能上场竞技。我们虽然不是运动员,可我们实际上已经被卷入一场
“
抗疫运动
”
,可以宅在家里,也可以去社区做志愿者,更可以读书、写作
......
总之,生活要有意义,必须做一个计划,每天完成部分目标,让生活态度端正有计划保障。
4.拿起书,翻开以前读到的地方
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可以拿起一本许久没有读的书,翻开以前独到的地方,继续读下去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说:曾经终日思索,不如读一会儿书。
2019
年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一本书,很厚,书店里没买到,后来在图书馆借了回来。最近,从书架上把它取了出来。当我重新翻开这本《费孝通晚年谈话录》(三联书店
2019
年版),想起口述史
——
它是一本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史的口述材料。作者吴冠生是费孝通的秘书,在上海图书馆我看到他写了一系列有关费孝通先生的书。
5.网络视听课程,让我们有学习化家庭建设的契机
昨天,朋友在微信群里介绍了视听节目,有央视《百家讲坛》等等。我收藏起来,先听了郦波副教授讲曾国藩。这些网络视听课程,可以慢慢听、慢慢看。抗疫宅在家,
“
线下课
”
停了,可网络课也给了我们一个建设学习化家庭的契机。
站得高,看得远,想起
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,“
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”他通过听歌和饮酒来排解心中的郁闷。如今已经是多元化的当代,排解的方法可以更多。要在病患中扬起生命的风帆,不沉沦,就要为自己“开窗”,哪怕抗疫中,我必须过一种封闭的生活,也可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托住我“极目楚天舒”。
·
法学社工网·法务社会工作 电话:0991-2844440 地址:新疆阿克苏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号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技术支持:
益闻联播
法与公益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我的
关于我们